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专利 视频
栏目导航
  黄浦街道   (659)
  南京东路街道   (66)
  外滩街道   (66)
  五里桥街道   (109)
  半淞园路街道   (61)
  小东门街道   (47)
  豫园街道   (60)
  老西门街道   (48)
  瑞金二路街道   (83)
  淮海中路街道   (67)
  打浦桥街道   (52)
  黄浦文化   (2185)
  上海博物馆   (891)
  上海大剧院   (706)
  上海美术馆   (575)
  黄浦图书馆   (4)
  上海城市规划馆   (9)
  风景名胜   (12464)
  外滩   (2061)
  南京路   (1674)
  人民广场   (1309)
  淮海中路   (268)
  新天地   (2176)
  文化广场   (1987)
  思南公馆   (148)
  8号桥   (61)
  豫园   (1507)
  老码头   (531)
  田子坊   (457)
  南京路步行街   (163)
  福州路文化街   (13)
  北京路生产资料...   (5)
  上海老街   (69)
  云南南路美食街   (3)
  世博滨江   (31)
  金陵路商业街   (1)
  历史名人   (14457)
  高旭   (47)
  徐伯昕   (48)
  施维智   (21)
  龚澎   (356)
  鲁迅   (2176)
  黎锦晖   (279)
  蔡元培   (2176)
  郎静山   (340)
  胡政之   (108)
  董竹君   (111)
  黄自   (450)
  柏文蔚   (78)
  盛丕华   (27)
  徐婉珊   (4)
  越飞   (593)
  陶菊隐   (25)
  周祥生   (25)
  瞿白音   (36)
  袁振英   (96)
  袁牧之   (132)
  徐铸成   (179)
  柯灵   (351)
  潘梓年   (77)
  钱君匋   (308)
  赵朴初   (1561)
  林伯渠   (573)
  周璇   (1024)
  薛佛影   (11)
  柯庆施   (291)
  罗生特   (140)
  胡绳   (594)
  陶行知   (2177)
  莫非仙   (2)
  魏金斯基   (19)
  唐君远   (22)
  名人故居   (3757)
  韬奋故居   (7)
  周公馆   (164)
  周韬奋   (2)
  周恩来   (2176)
  李烈钧   (221)
  何香凝   (1187)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公共文化讲座   (2631)
在“纪念袁振英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黄璧坤  年份期号: 2009-第0期 刊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关键词:黄璧 大家好 学术研究 周年纪念 黄氏 八位 九国 创建人 地方生活 紫金山天文台 
描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黄璧坤,我的姐姐是黄式坤医生,姐夫是袁振英。在座的见过袁振英的恐怕不多,我算是其中之一。今天,袁振英诞辰11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我感觉到很高兴!请允许我代表黄氏家族的亲人,向今天聚集到这里参加会议的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袁振英作为中共最早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又是共青团八位创建人之一。他性格刚烈,敢作敢为,两次被判死刑,却幸而大难不死。他精通九国语言,
袁振英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作用
作者:陈立平  年份期号: 2001-第4期 刊名:广东党史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主义 创立时期 广东 社会主义青年团 中国共产党 袁振英 
描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广东省东尧籍袁振英,曾追随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做了许多有益的丁作。对此,他评价自己为“共产主义马前卒”。~①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些事迹长期以来鲜为人知或被人忽视。本文试图对袁振英在党创建时期的作用作些探讨。 一、加入中由共产党发起组 袁振英,别名震瀛,1894年7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芜县温塘乡(现称为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其家族是明朝末年民族英雄袁崇焕的后代。在广东省文史馆保存的袁振英个人档案中,他亲笔填写着:“‘民九’(1920)参加上海和广州共产党小组”。~② 根据
袁振英:中共创建时期的一颗流星
作者:陈立平  年份期号: 2012-第1期 刊名:红广角 关键词:新青年 社会主义 俄罗斯 广东省 无政府主义者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重要贡献 陈独秀 共产党小组 
描述:袁振英,广东东莞人,曾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发出瞬间闪光后,留下深深的痕迹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 协助陈独秀筹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7月的上海,骄阳似火,天气闷热。在上海黄浦码头,缓缓驶进一艘从日本开来的客轮。客轮停泊后,一群乘客纷纷涌出码头。一位身材高瘦年方26岁的男子手提行李箱,快步走在前面,转眼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 这名行色匆匆的青年叫袁振英。数月前,他参加广东游东记者团,到日本、朝鲜、台湾等地进行宣示,反对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袁振英与《新青年》
作者:陈立平  年份期号: 2016-第0期 刊名:中共创建史研究 关键词:《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历史渊源 传播马克思主义 袁振英 
描述:袁振英与《新青年》杂志的历史渊源:《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与袁振英为师生关系;袁振英的理念与《新青年》宣扬的共产主义新思潮有相同之处;袁振英学生时代就已在《新青年》崭露头角。袁振英对《新青年》的主要贡献:第一,为《新青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助阵冲锋,所发表的两篇力作,配合了《新青年》向封建传统的思想、道德宣战,为20世纪初中国的启蒙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发挥了先锋作用。第二,担任《新青年》编辑,主编具有"树旗帜"作用的"俄罗斯研究"专栏,并翻译了大量有关苏维埃俄罗斯的资料以及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文献,在《新青
在“纪念袁振英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陈立平  年份期号: 2009-第0期 刊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关键词:李忠杰 出版发行 俄罗斯研究 中共党史 中国共产党创建 外国语学社 党史人物研究 东莞人 共产党组织 东莞市委 
描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受学术研讨会筹备组的委托,我在这里谈谈关于袁振英的历史功绩、袁振英研究状况,以及今后加强对袁振英研究的一些问题。一、袁振英的历史功绩袁振英是广东东莞人,他在中共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中,主要有七个方面历史功绩:(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20年8月,袁振英到上海帮忙陈独秀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上海共产党组织,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1921年春,参与重组广州共产党的活动,成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
袁振英主张并实施中学男女同校的原因剖析
作者:陈小玲  年份期号: 2011-第1期 刊名: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关键词:袁振英 中学男女同校 
描述:中学男女同校运动,是五四时期改革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袁振英作为中学男女同校的先行者,其中学男女同校思想诞生与实践过程尤其值得我们去探讨。对这一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较大的学术意义,而且能为当今观察和思考有关教育现象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在“纪念袁振英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作者:陈保良  年份期号: 2009-第0期 刊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关键词:李忠杰 嘉兴南湖 革命纪念馆 中共党史学会 学术研究 育人作用 党史界 爱国主义教育 东莞市委 
描述:尊敬的李忠杰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袁振英家属:大家上午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之际,纪念袁振英诞辰115周年学术研讨会今天在此隆重举行,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积极筹备此次研讨会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中共党史学会、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以及袁振英先生的亲属表示由衷的感谢!袁振英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早期成员、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主
袁振英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作者:陆和健 郭彬  年份期号: 2009-第0期 刊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关键词:共产主义运动 俄罗斯研究 广东东莞市 东莞县 黄凌霜 曾用笔名 中国历史进程 共产党组织 实社自由录 克鲁泡特金 
描述: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正式成立于1920年8月,它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政治运动,在这个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至深的运动过程中,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近年来开始为人所注意,他就是袁振英①。袁振英出生于1874年7月12日,广东东莞县温塘村人(现广东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曾用笔名震瀛、无梦青年、觉情和尚、黄龙道友、中斌旦郎等。他先读私塾,接着到香港上中学,然后考入北京大学,最后又
袁振英主要作品目录
作者:郭彬 李继锋  年份期号: 2008-第0期 刊名: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关键词:香港工商日报 社会改造 劳农 民钟 俄罗斯研究 赤军 劳动界 新学生社 苏维埃政府 实社自由录 
描述:袁振英主要作品目录
周恩来救助中共早期党员袁振英
作者:郭彬 李继锋  年份期号: 2009-第2期 刊名:钟山风雨 关键词:共产主义小组 新青年 邓颖超 广州 法国 文物保管委员会 广东省 周恩来总理 陈独秀 共产党 
描述:袁振英是中共建党史上的重要人物,是中共最早的50多个党员之一,他既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也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还是《新青年》、《共产党》月刊与《劳动界》的编辑与撰稿人,外国语学社的英文教师,陈独秀的英文翻译。
上页 1 2 ... 4 5 6 下页
Rss订阅